Go...

当前位置: 首页>>世界杯太太团

先秦黥刑的施刑位置与形态考论

先秦黥刑的施刑位置与形态考论

Author(s):

鞠焕文

1

Affiliation(s):

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Classification number:

D929;K22

Cite this article

GB/T 7714

鞠焕文等.先秦黥刑的施刑位置与形态考论[J].古代文明,2025(02):60-78+158.

MLA

鞠焕文. "先秦黥刑的施刑位置与形态考论."古代文明,02(2025):60-78+158.

APA

鞠焕文. (2025)先秦黥刑的施刑位置与形态考论[J].古代文明,(02),60-78+158.

Export

BibTeX

EndNote

RefMan

NoteFirst

NoteExpress

More formats

Abstract

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肉刑之一,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因为它是一种常用刑,古书中常只记其刑名而不记其施刑精准部位和形态。本文利用传世文献、出土实物和古文字材料,对文献阙载的先秦时期黥刑施刑的精准部位和具体形态进行考察。其施刑的精确部位应该在眉间以直上和颧骨这两个主要部位,眉间以直上之黥刑形态比较清晰,商代为枣核形,西周至战国为楔形,施刑方法都应是自上而下进行凿刻。而颧部的黥刑形态作豆芽状,或倒或正。通过对黥刑的施刑深度、施刑部位选择的原因研究,可以判定,黥刑之所以选择在额头及颧骨上实施是由于其容易达于骨,从而可避免受刑人轻易将其铲除,进而实现耻辱刑的目的。

Keywords

先秦; 五刑; 刻痕; 黥刑; 三重证据法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