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前位置: 首页>>世界杯冠军魔咒

圣庙祀典图考

文库

周圣大啚

作定世符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

赞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之前从无孔子孔

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叶皆下垂

赞尼山岩岩鲁邦所瞻降灵自母孕圣归男既

验以形遂命以名草木震动万古文明

麟吐玉书

孔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其文曰水精之

子继衰周而为素王颜氏异之以绣绂系麟角

信宿而去怀妊十一月而生

赞麇身牛尾肉角马蹄仁兽聿至诞圣何疑吐

书系绂信宿而去妊怀素王安得不异

鲁襄公二十一年已酉十月辛亥朔庚辰越二十

一日庚子甲申时孔子生于鲁国之昌平乡陬

邑孔子诞生之夕有二龙绕室五老降庭

赞龙德变化麟虫维首五行迭乘运行不朽宣

圣克膺二瑞集焉生民未有夫岂偶然

颜氏之房闻钧天之乐空中有声云天感生圣子

故降以和乐之音故孔子生有异质凡四十九

表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

赞钧天锡允和乐普闻制作定符厥有明文阙

里挺生异质种种四十九表昊苍诞钟

史记孔子生三岁而叔梁纥死在鲁五六岁时为

儿嬉戏常陈俎豆习礼容由是群儿效之相与

揖让名闻列国七岁入晏平仲学

赞为儿嬉戏俎豆是持登降俯仰有容有仪不

学而能不闻而识化洽群童名闻列国

初任委更

孔子既长常为季氏委吏料量平朱子曰委吏本

作季氏吏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

赞宣圣筮仕委积是司会计当理料量适宜才

大任卑安行自得不贵尽才所贵尽职

孔子常为季氏司职吏而蓄蕃息朱子曰职读为

樴盖系养牺牲之所即孟子所谓乘田

赞于皇尼父不卑小官少登仕版载司乘田我

畜既繁我职孔修居位谋政不事外求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开官氏二十一岁生子适

鲁昭公以二鲤鱼赐之孔子荣君之贶故名鲤

字伯鱼

赞圣嗣缵系实启圣孙述圣衍圣继统相承君

赐定名获邀宠荣鲤能变化光裕后昆

淡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退谓弟子

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

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也今见老

子其犹龙乎及去周老子送之日吾闻富贵者

送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凡聪明深察而近于

赞维周柱史习礼知文乃枉圣躬以廓圣闻德

比重华好问好察取人为善异世同辙

郯子朝鲁鲁人问曰少昊氏以鸟名官何也对曰

吾祖也我知之昔黄帝以云纪官故为云师而

云名光帝以火共工以水太昊以龙其义一也

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是以纪之于

鸟故为鸟师而鸟名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

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孔子

闻之遂见郊子而学焉

赞历代纪官事以时异云龙水火各从其类郯

子来朝少昊后裔虚怀请益博闻广记

页盖犹帛早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口甚相亲顾

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对曰由闻之

士不中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问又

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由诗不云乎

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

子天下贤士也于斯勿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

子行之

赞郯有贤士途遇圣人终日晤对倾盖相亲咨

尔小子动必拘礼后会难期束帛赠与

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襄子曰可以益矣曰

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可以益矣曰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可以益矣曰未得其人也有间曰有所

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丘得其

为人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眼如望洋非文王谁

能为此也襄子避席再拜而对曰子圣人也其

传曰文王操

赞圣无不知奚襄是师曰取其专以探其微得

数得志复得其人声入心通大哉圣神

孔子适周访乐于苌弘引谓刘文公日吾观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龙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

而龟背长九尺六寸成汤之形体也言必称尧

舜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其圣人之兴

者乎

赞声音之道与政相通适周访乐苌引聿宗圣

人既兴正定不忒觌表起慕闻乐知德

观周部而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曰吾闻宥坐之

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

置于坐侧顾谓弟子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

正满则覆孔子喟然叹曰物恶有满而不覆者

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知

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

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赞桓庙欹器寓目知微以水注之其道斯著惟

中则中倾则覆兮持之有道小子勖诸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

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

抱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孔子徘徊而望

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

形往古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

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未有异于却步而求及前

人也岂不惑哉

赞观古戒今前鉴是崇圣暴并列惟所适从丹

青绘像一见震悚尼父指示哲后省躬

孔子观周入太祖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

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

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勿谓何伤其

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

人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

者必遇其敌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

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

中情而信

孔子在齐舍于外馆景公造焉适周使至言先王

之庙灾孔子曰此必厘王之庙公曰何以知之

孔子曰夫厘王变文武之制宫室崇峻舆马奢

侈故天殃所宜加其庙焉以是占之为然公曰

天何不殃其身而灾及其庙孔子曰盖以文武

故也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乎故当殃

其庙以彰其过俄顷报所灾者乃厘王庙也景

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远矣

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公率师击平

子平子与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

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太师语

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赞雅随风靡音随政浇不图于齐乃见舜韶声

入心通神会默识食味尚忘何况他事

齐景公问政孔子曰政在节财公说欲封以尼溪

之田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

自顺不可为下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

民也后景公语孔子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

遂行

赞迟迟去鲁款款就齐所希行道于以济时田

不可封仕不可苟接淅而行富贵何有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餽孔子豚孔子时其亡

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

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赞权臣柄国政事日非大哉孔子藏器待时圣

兮暴兮邂逅相遇讥之讽之恬不介意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定公立季氏僭于公室

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

子弥众

赞适齐志沮归鲁政荒道不可行怀器以藏乃

修诗书正乐定礼沽哉沽哉待价而起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

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

而学礼

赞圣道渊源厥有统系庭教既端箕裘克继学

诗学礼体用咸备式谷似之绳绳弗替

孔子五十一岁定公以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

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仕男女别途路无拾遗

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

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定公

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

虽天下可乎何独鲁国而已哉

赞邑宰小试已著芳型因民而利荡荡平平诸

侯取则道法可钦小试辄效天下可行

定公十年春公会齐侯于夹谷孔子摄相事献酬

礼毕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旌旗羽祯鼓噪而

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举袂扬言曰吾两君

为好此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却之景公心怍

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请奏宫中之乐娼优侏

儒戏于前孔子复趋而进曰匹夫荧惑诸侯者

罪当诛请命有司加法焉景公惧有惭色齐侯

将享公孔子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

赞书契而降流为会盟齐务力胜鲁以义申历

阶数语却乘心惊享以昭德止而弗陈

齐与鲁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兵

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对

曰而不返我洨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齐

侯归责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

不以其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乃归所侵鲁之

四邑及汶阳之田

赞以道辅主大义凛然齐之君臣归语怀惭夹

谷既会盟言在先强邻悔过返我汝田

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今

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仲由为季氏宰隳三

都叔孙不得意于费氏因费宰公山弗扰率费

人以袭鲁孔子入于费氏之宫登武子之台伐

之费人北遂围三都之城强公室弱私家尊君

㽚臣政化大行

赞君尊臣卑制有常规家不藏甲城无百雉三

都既隳公室渐强政化大行圣武布章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摄行相事

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于两观之下曰人

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心逆而险二行辟

而坚三言伪而辩四记丑而博五顺非而泽五

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

有之此乃人之奸雄也不可以不除也与闻国

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价男女行者别于途道

不拾遗

齐人闻孔子为政惧曰鲁霸我为先并矣盍致地

焉黎𬬺曰请先常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

迟乎于是选女子八十人皆衣级衣而舞文马

三十驷以遗鲁君鲁君为周道游观怠于政事

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赞望鲁相圣强齐畏威女乐文驷以沮其为周

道游观不理政事弁冕而行膰俎不致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

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

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赞卫多隐逸封人其俦木铎万世求见立剖风

尘鉴别慧识独优尼山事业一言不朽

围匡中解

孔子去鲁适卫去卫适陈过匡阳货常暴于匡孔

子貌类阳货匡人围孔子五日孔子弦歌不辍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曲三终而围解

赞虎暴于匡圣状偶同彼方此仇我适与逢凤

异枭首麟殊兕迹明夷蒙难今古同厄

孔子至卫灵公喜而郊迎闻孔子居鲁得粟六万

致粟亦如其数夫灵公于孔子接遇以礼如此

于是孔子于卫有际可之仕矣

赞邻邦接待君臣遇隆致粟如鲁郊迎礼恭际

可而仕期沛丰功伤哉视鸿有初鲜终

孔子去卫过蒲月余反乎卫主𨙊伯玉家灵公与

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孔子曰吾未见好德

如好色者也去之

赞陪臣弱鲁诈力强齐所希售卫或可济时何

哉彼昏德色异好归欤归欤恐污吾道

孔子去卫适曹是岁鲁定公卒孔子去曹过宋与

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

树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其如予何遂微服而过宋

赞接淅去齐微服过宋蠢彼枭狸欺我麟凤暴

不殄义直能胜阿天生圣德魋如之何

孔子去宋过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

人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二寸累累然

若丧家之狗然哉

赞出自东门顾瞻徘徊彼二三子云乎不来鄙

哉郑人能识圣容既异其状复悯其穷

孔子遂去陈主司城贞子家岁余有隼集于陈庭

而死楷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湣公问孔

子对曰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分陈以肃

慎之矢楛矢石砮试求之故府果得之

赞有翩者隼毙于陈庭楷矢石砮祈圣以明圣

曰遐哉本自周武谓予不信请质故府

孔子过蒲适卫与弟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门

者日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巳

知也斯巳而巳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

之难矣

赞猗欤圣心不忘斯世辙环天下冀行厥志荷

蒉何知蠡测管窥决去不返圣岂难为

赞我西我辕将见简子至河而返为伤贤土覆

巢凤远讳伤其伦物类皆然何况圣人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

观焉何也对曰以其不息且徧与诸生而不为

也夫水有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拘必循其

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

百仞之𡼓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

盛而不求槪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

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此化絜此似善化

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孔子自卫之陈陈侯起陵阳之台未毕而死者数

十人又执三监吏将杀之夫子既见陈侯与登

台而观陈侯曰昔周作灵台亦戮人乎对曰文

王之兴附者六州六州之众以子道来不日成

之何戮之有陈侯赦所执之吏遂罢

赞嗟彼陈侯陵阳妄营杀民戮吏妄拟周文惟

圣致词子来婉讽临刑获释谈言微中

孔子返乎卫灵公问兵陈孔子对曰军旅之事未

之闻也明日与孔子语视蜚雁仰观之色不在

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时鲁哀公三年孔子年

六十矣

赞陪臣弱鲁诈力强齐所希售卫或以济时何

哉彼昏面圣目鸿见几遐举义不苟容

是年孔子去卫适陈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陈

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是相

与发徒围之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贡曰夫子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颜渊曰不容

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于

是使子贡至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赞猗嗟圣道丁此屡屯既畏于匡复厄于陈君

子固穷处困而亨再弦再歌素位而行

孔子如叶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赞列国纪纲尼父是师楚雄南服孰张孰弛弃

公秉政雅慕特咨远来近说江汉攸施

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如叶去叶反乎蔡长沮桀

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沮溺不告

以津处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

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

而不辍

赞圣在济人周流不止隐者洁身潜藏不起仕

兮止兮各于其时沮兮溺兮岂能知斯

孔子至楚昭王将封以书社之地令尹子西谏曰

王之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辅相有如颜回者

乎将帅有如子路者乎官尹有如宰予者乎孔

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

止孔子自楚返乎卫时鲁哀公六年也孔子年

六十三按昭王欲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古

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必立社则七百里应七百

社为一万七千五百家

赞齐封尼溪晏婴拒之楚封书社子西沮之茫

茫列国竟谁与之待价而沽肯轻处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

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巳而已而今之从政者

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赞兕虎载歌凤胡来仪览辉而下德衰匪宜鸡

啄凤食从政其类含苞敛符万世之瑞

孔子六十八岁在卫季康子以币迎归鲁作丘陵

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在迩求之若

远逐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太山郁

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斧

柯患滋蔓延惟以永叹涕𫕥潺湲

赞辙环不巳周流倦行季康币迎东鲁待兴眷

彼太丘枳棘何深咏叹交集悲来填膺

则尚兰劋

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兰曰兰当为王者香

今与众草伍乃止车援琴鼓之作猗兰操曰习

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

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

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遂适卫

赞兰为国香众芳罕伍于野于朝未得其所忧

从中来寄慨道左援琴成操一弹再鼓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于孔

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井中得一狥何也孔子曰

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魍魉水

之怪龙罔象土之怪迹羊也

赞不语有四怪居其一土缶有羊不经之极博

物知名藻鉴莫京圣本天纵岂曰多能

直时言吴

吴伐越隳会稽获巨骨一节专车焉吴子使来聘

于鲁发币大夫而及孔子孔子爵之既彻俎而

燕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如为大孔子曰民

闻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戮之

其骨专车焉此为大矣

赞吴隳会稽巨骨是疑使使聘鲁咨于仲晁诸

侯群会防风后至禹戮专车圣无不知

楚昭王渡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

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使使聘

于鲁问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

食之吉祥也惟霸者为能获焉使者返王遂食

之大美后使来间曰夫子何以知其然曰吾昔

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

大如斗赤如曰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楚王之应

也吾是以知之

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公朝下止于殿前舒翼而

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间孔子孔子日此鸟

名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一脚振肩而跳其

谣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

急告民趋治沟渠修隄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

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人民惟齐有备不败

景公曰圣人之言信而有征矣

赞水祥起舞童谣预征来聘致问商羊识名沟

渠既濬修筑在先有备无患霖雨晏然

蘧使谈心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

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

曰使乎使乎

赞卫有贤者明哲保身卷舒任运寡过未能缔

交尼父遣使致词与坐致敬款曲传心

孔子侍坐于哀公赐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噉

桃左右掩口而笑公曰黍者所以雪桃孔子对

曰丘知之夫黍五谷之长郊社宗庙以为上盛

果属有六而桃为下不登郊庙丘闻君子以贱

雪贵未闻以贵雪贱故不敢从贱而贵雪也

赞郊庙荐登黍为之长桃属下果讵反居上以

贵雪贱垂反失尚食赐后先位置允当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

若狂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日百日之劳一日之

乐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

张交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赞百日之劳一日之乐民力既勚与以息作为

张为弛文武之治观蜡于乡王道易易

赞吉凶悔吝易理咸该韦编三绝诵此不衰损

必自益天之道也筮而得贲圣之时哉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赞定官制礼先鲁元公神交巳久寤寐相通衮

舄致思吐握兆梦伤嗟迟暮明良不逢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

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赞记严不敬诗剌无仪坐立必恭倨傲非体何

哉故人礼法不闻虚忝岁月以杖示惩

孔子著作既成斋戒向北斗告备忽有赤虹自天

而下化为黄玉刻文孔子跪而受之

赞昭事上帝北斗维枢𩇬述既备告成允宜赤

虹下化黄玉出章载拜缇受天锡素王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

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

往也

赞圣教无私诱掖引导童子何知小子有造春

风化雨明示及门不咎既往嘉与维新

哀公十一年丁巳孔子年六十八季康子使人迎

孔子孔子归鲁然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

仕乃序书传礼记删诗正乐序易家象系说卦

文言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按

序书上纪唐虞下至秦缪知秦之继周也删古

诗三千余篇止存三百十一篇鲁进乎颂所以

尊宗国也晚而喜读易至于韦编三绝

赞辙环天下道不可行曰归乎来修我典型三

千从游七十高弟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十四年庚申鲁西狩获麟孔子感焉作春秋按孔

丛子曰叔孙氏之车士曰子𬬺商采薪于大野

获麟折其前左足载以归众莫之识弃之五父

之衢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

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泪沾袍

曰吾道穷矣乃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

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赞王降而霸雅亡而风麟出毙矣吾道其穷既

歌以哀复史以彰匪徒物感实为世伤

赞梁折山顾哲人斯萎职子之歌知道之衰逍

遥于门奄然而病藏往知来达生知命

是年六月丁巳葬孔子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

心丧三年毕相诀而去各复尽哀惟子贡庐于

塳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塳上而

家者百有余室因名其居曰孔里

赞从游三千恩义并全若父无服心丧三年既

诀而离哀思孔悲贤哉赐也六载相依

曲阜即孔林始皇发墓见塳内有记曰后世一男

子自称秦始皇上我堂跃我床颠倒我衣裳行

至沙丘而亡果验

赞儒教其穷时值祖龙圣有先觉塳识其踪沙

丘殄灭适殒厥躬何伤日月二世复宗

鲁自哀公十七年立庙岁时奉祠孔子塳后世因

庙藏孔子衣冠琴书至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祖

过鲁以太牢祀焉元世祖至阙里谒庙欲拜其

臣止之曰孔子臣也君不拜臣世祖曰孔子大

圣人也安得不拜遂下拜祀焉金章宗谒庙时

为行幄以驻跸比去有司请撤之章宗云留为

孔氏延宾斋遂止勿撒后火今攺为诗礼堂

赞穆穆庙庭圣德斯尊肃肃衣冠圣泽斯存汉

祖崇儒躬拜阙里太牢之祀百代伊始

汉景帝时鲁共王欲废孔子故宅广其居闻壁中

有金石丝竹之音遂止后孔安国发壁得古文

经传

赞共王广宅妄觊孔林金石丝竹倏尔发音道

有神护莫逞其雄伏生再启典谟聿崇

汉鲁相钟离意常出私钱万三千付户曹孔䜣修

孔子庙有张伯除堂下草得玉璧七枚怀其一

以六枚白意堂下有一瓮意召问䜣答日夫子

瓮也昔有丹书莫敢发意因发之文曰后世修

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

意璧有七张伯怀其一意即问张乃服焉

赞鲁相修庙获璧维七张伯怀一自谓计得瓮

启丹书夫子预知至诚达化睿照靡遗

孔庙有宣圣手植桧毁于丙戌之火根或戕之后

八十年岁在癸巳是为至元三年导江张须为

教授甲午仲春东庑颓址壁隙间苗焉其芽复

植于故处矢之曰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明年

翠色葱然铭以识之

铭兹桧之干高参于天兹桧之根深及于泉为

圣手植曰岁二千气芳而达色殷而坚昆冈

填玉斧戕茹连嘉隀衍芽芷乎瓮间孔子以

兴矢言有焉粤若三祀葱葱芈芋圣道以续

圣𠬤以延自今以始干亿万年此桧每当

鼎革必另茁芽至元之茁应明兴也崇祯十

三年复苗应

清运也纪此以表受命之符

宋真宗东封还幸曲阜谒孔子之庙初有司定仪

肃揖而巳上特靴袍称名酌献再拜诣叔梁纥

堂命近臣分奠七十二弟子遂幸孔林奠拜又

诏以亲奠祭器俱留庙中加谥孔子为至圣交

宣王

赞惟宋真宗屈身忘贵过鲁崇师登堂奠拜加

谥文宣礼仪具备百世楷模千秋共戴

唱已

下一篇